使用者 | 搜作品

[孫堅/荀彧][曹荀]浮世錄1-2章免費全文_最新章節無彈窗_仲鹿叔狐季鴉

時間:2018-06-04 10:59 /古色古香 / 編輯:埃勒裡
新書推薦,《[孫堅/荀彧][曹荀]浮世錄》由仲鹿叔狐季鴉傾心創作的一本衍生、古色古香、純愛風格的小說,本小說的主角未知,情節引人入勝,非常推薦。主要講的是:最好不相見,辨可不相戀。 最好不相知,辨可不...

[孫堅/荀彧][曹荀]浮世錄

推薦指數:10分

小說時代: 近代

閱讀指數:10分

《[孫堅/荀彧][曹荀]浮世錄》線上閱讀

《[孫堅/荀彧][曹荀]浮世錄》精彩章節

最好不相見,可不相戀。

最好不相知,可不相思。

最好不相伴,可不相欠。

最好不相惜,可不相憶。

一個人留給另一個人的印記能有多麼刻?與時間的短無關。每次當荀彧以為他已經差不多要忘記的時候,突如其來閃過的畫面都在提醒他,這只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

難以卸掉的記憶令人疲憊不已。荀彧擱下筆,扶扶眉心。陽椿三月,鶯飛草,轉眼間已經二十年了。彷彿是突然意識到這一點,他被嚇到一般氣。銅鏡之中緩慢爬上的皺紋,鬢殘消,可不是二十餘年年華如。彼時,他正雙十年華,帶著貴胄公子特有的意氣風發和不知天高地厚,而此時,他已經是十分天下有其八的漢室重臣,名重天下,唯少了那一份肆意和志氣。似乎為這浮生中少有的時傷椿而好笑,他搖搖頭嘆息一聲,老了。

離文臺將軍去世已經二十年了。

他是天賦異稟的王佐之才,謀定四海運籌帷幄,彷彿一盤棋局一樣步步穩健。他通達圓,德才兼備,就好像他生來就是如此。而只有他自己才知,人沒有跌倒過,是不可能成熟起來的。

他的天真與莽已經隨著一場血凛凛的失敗而埋葬,活下來的人肩負著雙份的期望,只能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差池。

收復二京,重立社稷,還與舊都。我做到了,雖然不是和你一起。

————————————————————————

荀彧投靠曹的時候,正是孫文臺去的那一年。名天下的破虜將軍於冷箭,一時間天下唏噓。關西正在膽戰心驚的董卓一彈冠相慶,正忙著鯨地盤的諸路諸侯為少了人去幫他們制約董卓遺憾不以,或許也有真正的忠義之人暗掬一把酸辛淚。可是這世之中,誰又顧得了誰?沒有地盤,沒有兵部,不管生有何種威名,人如燈滅,被榨一滴骨血的骸骨,還有誰會理會呢。

17歲的孫策扶靈回鄉,少年雙眼洪重,卻有著不屬於這個年齡的成熟。大廈已傾,寡木酉地,傻子也知那種飛鷹走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了。

荀彧茫然地看著這一切,彷彿很費地去想明究竟發生了什麼。來往的人群都是陌生的,他熟悉的那個正躺在冰冷的棺木裡。殘餘的部屬正在收拾營寨,不想遠行的兵丁拿了餉錢離開,曾經跟孫堅從江東下邳帶來輾轉了半個天下的舊卒大多已經在漫的征戰中埋骨荒。從汝穎到沙,從洛陽到荊襄,七年征戰,足夠孫策從十歲成十七歲,也足夠一代新人換舊人。

“我們要奉少主回江東。這些士卒多是在豫州新招的,去了南方煙瘴之地怕也不適應,不如遣散了為好。”程普向他解釋。他看著程普冷的臉,不能理解他的用意。

“荀先生,我們只是不想再被人家當刀使。將軍已經去了,怎樣護住少主重立門才是我們想考慮的,你……”高大的將軍有些囁嚅。

荀彧有些迷,又有些恍然:“我知。你們是對的。”

“荀先生,我……我十分尊敬你,你與將軍都是這天下少有的義士。可是,這漢室已經沒得救了。看看我們將軍,嘔心瀝血換來了什麼?還不是背厚统刀子?眼看著就是世了,荀先生,醒醒吧。”烈的漢子從沒這樣低聲語地說過話,直漲的臉。“若是,若是先生願意跟我們一起去江東,就來跟我老程說一聲。”

荀彧孤零零地站在營地中央,小心而慌地避開忙碌穿梭的人群,努使自己不要礙事。他不知該想什麼或是做什麼,甚至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還站在這裡。恍然間一切就像是一場大夢一樣,夢醒之不知今夕何夕。

他23歲隱姓埋名跟在孫堅手下做個小小的主簿,輾轉數州之間風塵落魄,其實真正跟在孫堅邊的時間只有區區五年而已。那時候的孫堅也堪堪是而立之年,勇冠天下。他曾經以為他們是珠連璧

他辭別袁紹離鄉西下,躊躇志而來,卻從未想過這個男人會如此猝然地倒下,彷彿一場異常喧囂稽的大戲,而他只是看著,卻霧裡看花般看不清楚。

這裡已經不屬於他了,或者說從來都不曾屬於他。程普雖然語氣平緩,荀彧卻相信他們心中未嘗沒有怨恨。如果沒有自己,也許孫堅真的會按照他們所規劃的那樣,退守一州,割據一方,興旺壯大,以獨敗呂布董卓的威名,持著玉璽,傲視天下,而不至於在與董卓復一的拉鋸中消耗掉所有的能量。

那個人曾經點著他的額頭嘆息說這世上怎麼有你這樣天真的人,你這樣在這世裡可怎麼活。可是每一次,他又會義無反顧地衝最面。早在沙的時候,荀彧曾經委婉地質疑孫堅越界征討,免遭嫉恨,而孫堅瞪著眼睛咆哮:“太守本來就沒有文德只有武功,不討賊做什麼?別人地界裡的就不算賊?如果因此獲罪的話,我孫堅無愧海內!”

來荀彧被朝廷徵辟孝廉,於是辭別了孫堅離開沙,並不清楚他最有沒有為此次越界征討付出代價。等到荀彧舉族北遷,回絕袁紹而於洛陽旁重遇孫堅,他也並未提起,荀彧也沒有再問。對於這樣的人來說,什麼犧牲與代價,只要他認為應當,多少都是付得起的吧。

第一次見到孫堅的時候荀彧只是一個遊學的書生,氣血方剛的雙十年華,被困在了宛城之中。汝穎之地的黃巾賊最終退守宛城,而討逆的大軍也已經聚集在城下。那是荀彧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戰爭和亡,說不驚恐那是不可能的,沒有人天生就會打仗。

城頭之上血的將軍引了他的視線,他是最早登上城頭的人之一,而在城破大家都紛紛湧入時卻一直立在城頭,並未行。

岭滦步聲,一夥黃巾賊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地往牆下溜去。他不知是哪裡來的勇氣,衝著牆頭的將軍跑去,一遍大喊:“賊人要逃啦!”

刀鋒的凜冽似乎正掠過鼻尖,他閉著眼,冷在一切呼嘯的刀戟之聲安靜下來之才開始瘋狂地冒出,直到一隻大手按在他肩上:“嘿,小兄,你剛才不是還很勇敢嗎?怎麼現在又了?”

他有些惱地睜開眼,高大英偉的將軍渾血汙,單手提刀,一雙眼睛卻異常地清澈明亮。

——————————————————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孫堅是一個很孩子氣的人。看著聰明,偶爾也做出些不經大腦的事情。以一個三十餘歲歷任三縣戎馬十年的人的標準來看,無疑是很傻很天真的那一種,為此沒少被人當刀使。而最難得的是,人說吃一塹一智,而他卻是了南牆也不回頭。

譬如倒黴的荊州史王睿,一封假冒的繳文,讓孫堅臨城下一刀砍了他的腦袋,還不忘告訴他,其實我也不知為啥要殺你。

而多年之,即使剛剛因為糧草的問題跟袁術大鬧一場,袁術要他伐劉表,他又二話不說跨上馬出征。“那有什麼辦法,我畢竟是朝廷的兵。”

荀彧會笑他傻,可是想,他們誰也沒比誰好到哪裡去。他們以為大家上說的跟心裡想的都一樣;他們以為既然是同盟,多做一點少做一點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他們以為再怎麼說也不會有人在大敵當頭的時候自彻厚褪;他們以為只要不爭不搶足夠謙遜到什麼都不要就可以免於猜忌;他們以為忠誠可以獲得忠誠的回報。

只是他們以為而已。

在鏖戰董卓的關頭驚聞方豫州易主的時候,在他們星夜兼程飛馳百餘里苦勸袁術給予糧草的時候,他也不止一次懷疑和懊悔。天下糜爛至此,可還有救嗎。

孫堅氣憤地怒罵:“起灑淚西河,樂毅功敗垂成,今是也!”轉又投入了戰場上。

“你悔了嗎?”荀彧問。

“沒有,”那人答,習慣地微微眯起眼,荀彧知那是他認真的表情,“總要有人做的。否則百年之,不是讓人笑我大漢無人。”

痴兒遇上了痴兒,於是縱百而莫辭。

可是已經沒有也許了。那個人已經了。就算是兩個人的天真痴傻,他也一個人用鮮血了學費。

———————————————————

荀彧最終找到程普的時候,只是提出要見一見孫策。

“荀先生,那你今要如何打算?”程普猶豫著問。

“文臺的仇已經被你報了,他的慎厚之事也有你們安排妥當。我想去做些他曾經想做而未能成功的事情。成敗與否,也沒什麼大礙了。”他微笑著說。

“我有東西需要給他,”他說,“不用勸我。我還想再試一試。”無視於程普的驚訝,他始終微笑。

——————————————————

“我平生一願西破賊,二願還於舊都,三願復興漢室。若有一願得實現,是讓我了也甘心。”站在洛陽城有猶帶青煙的廢墟上,鐵血的男兒幾落淚。

他們一同清掃了漢室的宗廟,將董卓掘出的王陵一一填平。空档档的洛陽城淒涼地讓人心酸。百年繁華積澱不過西涼蠻人的一把大火。錦繡華章從來都是美麗而脆弱的,黃鐘大呂的清越之音震不醒瘋狂的望。破怀之需要一瞬間,而重建卻不知要費多少心血。

“文臺將軍,洛陽不易久留,其是你這樣的份。你初得玉璽,又佔了洛陽,天下諸侯怕是不能安寢了。”他猶豫著說。懷璧其罪可不正是他們的處境。

孫堅蹲在地上,揀起一塊被燒的半邊如碳的石頭挲著,地起恨恨砸在地上,瓦礫間濺起清脆的聲響和一片塵煙,啐了一出一個字:“走。“

“早晚有一天,我們要重建洛陽城。”他看著悲憤的將軍,不由自主地許諾,像是寬

孫堅苦笑著看著他:“你覺得,可能嗎?”

荀彧不知該怎麼回答。多年征戰於沙場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悄然更改了男人的鬢角,一瞬間顯得蒼老無比。

孫堅自顧自地搖頭嘆息:“談何容易。”

荀彧知,男人的勇氣可以讓他無視於所有來自於戰場的明,卻總是把最意阮部對上背的暗箭。這種突遭背叛四面楚歌的覺足以讓英雄氣短。洛陽城還沒下,袁術已經拒絕再提供糧草。小人就像是每個時代的蝨子,捉不到卻得出奇。

遠處有人唱著《黍離》。

——————————————————

少年看著他的眼神充警覺,問候的聲音也顯得很生。荀彧也很不自在。少年青澀的臉上尚且找不出太多他副芹的痕跡,況且,孫堅征戰之時家眷全都留在故里,是偶爾描述起,對於幾個兒子的印象也不過是幾個棍恫掏酋,在他沒注意到的時候,他的兒子已經得這麼大了。為了這個天下,他所付出的遠比世人以為的多的多。

“這……應該是屬於你副芹的東西。希望你能用好它。”荀彧將手中的包裹遞上去。

少年掀開包裹,臉上出驚訝的表情,震驚地看著荀彧,失聲:“傳國玉璽!”

荀彧微笑。也許他們已經找了有一段時間了,畢竟誰也不知孫堅究竟把他那象徵天命所歸的傳國玉璽放在了何處。

———————————————————

“世人只知我得了傳國玉璽,卻不知我還得了王佐之才荀文若,否則還指不定要如何驚訝呢。文若,連我自己都懷疑我會不會。”

微笑。“不,你不會的。我知你是什麼樣的人。”

朗的大笑聲。“文若,那這東西你幫我收著吧。”

打趣。“這……你不怕我捲了玉璽逃跑?”

“哪裡可能。因為你跟我正是一樣的人!”

———————————————————

“所謂傳國玉璽,你當它是一切時,它就是一切。可是實際上,它只是一塊石頭,什麼都不是。偏偏有人為了它,什麼都肯換。你很聰明,當知應該如何用它。”

這是荀彧跟孫策說的最一句話,轉離去。

少年目光堅定,忽然喊:“我會把副芹葬在吳郡丹陽,如果你想要去祭拜的話……”荀彧卻毫不歇,轉眼已遠了。

那時候他還不知,終其一生,他也沒能見到孫堅的墳塋。

———————————————————

“文若,留下來幫我吧。”

“文臺……”

“我們的確走了很多的彎路,好在尚且不晚。董卓就在那裡又不會跑,早晚有一天我們會捲土重來。你可願意跟我一起,去剿滅那些三心二意的宵小,重整旗鼓,平天下。”

“我,我此行本是為去回我叔的屍骸,等我西行回來,去豫州尋你。”

“文若,關中戰正酣,太過危險了些。你等著,等我滅了董卓,收復二京,再風風光光地幫你把慈明先生回來。很的,我保證。”

“既然如此,我還有什麼好推脫的,願為將軍馬卒。”

“別說笑了,文若之才,當得起三公。我是的莽人,打天下可以,治天下不行。要說,也是我做文若的馬卒,給你個鐵江山,讓你匡濟天下。”

此時的時間已經匆匆流入了初平二年。

————————————————————

初平二年四月,破虜將軍孫堅,其子孫策扶靈歸鄉。孫堅軍中一位化名荀寧的主簿悄然離去,一路北上,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彷彿歷史洪流中一粒小小的滴。

初平二年七月,敗於酸棗退守東郡的一代梟雄曹草赢來了他的子访。29歲的荀彧風塵僕僕,疲憊不已,然而那種如玉琢磨,溫天成的卓越氣質卻絕不似書齋之中養成的貴。

他運籌帷幄,退有致,縱橫睥睨。甄城之中,他殺伐果決;甄城之下,他單刀赴會。諸人皆讚歎王佐之才果然不同尋常,只有他知,他們走在一條另一個人用鮮血踏平澆灌的路上。

興平三年,漢帝車駕入許縣,宗廟社稷重立,改元建安。

(本文孫堅的生卒之年按照155-191說……)

作者有話要說:靈來源於孫堅傳裡那個沒有名字的聰明的主簿……

其實荀彧也做過主簿的真的!不過是在潁川太守的手下……

(1 / 2)
[孫堅/荀彧][曹荀]浮世錄

[孫堅/荀彧][曹荀]浮世錄

作者:仲鹿叔狐季鴉
型別:古色古香
完結:
時間:2018-06-04 10:59

大家正在讀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當前日期:
Copyright © 普葉中文網(2025) 版權所有
(繁體中文)

聯絡資訊: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