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 | 搜作品

孫中山研究-現代-李敖-TXT下載-最新章節無彈窗

時間:2017-07-30 02:13 /系統流 / 編輯:林霄
熱門小說《孫中山研究》是李敖傾心創作的一本現代賺錢、職場、三國小說,這本小說的主角是孫文,中山,書中主要講述了:└────┴────┴────┴──┴─────────┴───────┘ 由此可見,山西並非首先響應武昌起義的,而是第十九天&#...

孫中山研究

推薦指數:10分

小說時代: 現代

閱讀指數:10分

《孫中山研究》線上閱讀

《孫中山研究》精彩章節

└────┴────┴────┴──┴─────────┴───────┘

由此可見,山西並非首先響應武昌起義的,而是第十九天才響應的,已在沙、西安

、九江響應之,只是第四名。閻錫山“回憶錄”中也說是“決定於九月初八起義,時為

武昌起義第十九”〔注二〕。可見孫中山所說的“武昌起義,山西首先響應”,是錯誤

的。

孫中山是革命元勳,他當然清清楚楚知武昌起義各地的響應次序、他當然清清楚楚

山西不是首先響應的。

既然清清楚楚知,卻還故意說與歷史真相不同的活,除了政治原因外,別無其他解釋

。由此可見,對政治人物的話,我們必須證以,才能決定信不信。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七-----------

〔注一〕參看樑上棟《總理民元視察太原追憶》(《國九十誕辰紀念論文集》)。

〔注二〕據閻錫山“回憶錄”,是“原與孫先生約定革命軍到河南時,山西再”,但

“不得已而早”,是別有原因的。閻錫山說:

我沒有等到革命軍到河南,就跟著湖北武昌之,在太原起義,這並不是既定的計劃

,而是受了事實的邁迫,使我不得不提早行。在山西巡陸鍾琪於武昌起義,特召其子

亮巨來晉,做緩和革命之計,亮巨與我是本上官學校同學,但屬泛泛,主張亦不接近,

不過他知我曾參加同盟會,且是鐵血丈夫圍中人。他到晉翌晨,即訪我談話。一見面就說

:”我此次來,即為與兄研究晉省對武昌事件當如何應付。兄有意見,對家尚可轉移。

”我當時答覆他說:”武昌事件的真相,我尚不知,黎元洪究竟係為革命而起義,抑系別有

原因,我也不明。是不是我們現在談應付武昌事件的話,還有點太早。”他又說:”我們

還可以再觀察幾天,不過我可以和你說。

需要家離開時,我也能設法。”我笑了一笑說:“這話說得哪裡去了,你來,我

們更說不到那樣的話了。”他臨行時,又和我說:“過兩天,我們是不是可以和蘭蓀(姚鴻

發字)一起談談?”我說:“可以,你通知他,還是我通知他?”他說:”我通知罷!”

在這時候,有兩件事迫得我實在不能等候;一件是山西有五千支德國造的新,要借

給河南三千支,隨帶子彈,且已運走一部分。一件是要把一二兩標分別開往臨汾與代州,而

由巡防部隊接替太原的防務。……

閻錫山又說:

越數,首先接到開拔命令的是一標一營,開拔期為歷九月初八(陽曆十月二十

)。我得到這個訊息,認為起義的時間不能再緩,即決定於九月初八起義,時為武

昌起義之十九

起義的一天,我派張樹幟同志去一標運,並吩咐他先運同志中的下級官和頭目,

再影響非同志的下級官和頭目,將下級官和頭目運,以下級宮和頭目帶起軍隊來,

迫營,只要他們不障礙,就不可毀傷他們。一面井囑該標見習高冠南糾同志暗中協助,

先從一營人手。因一營奉令於九月初八出發,出發之營,於出發,方發給四萬粒子

彈,二三兩營尚未奉到出發命令,故未領到子彈,聯絡的暗號,約定運用好,即在電話上

告我:“債討起。”

如運用不好,則告我:“債不能討。”張樹幟同志臨行時,我又告訴他說:“你縱然運

用不好,也不可離開一標的隊伍,如二標發時,你在一標能拉多少算多少,至少也要糾

我們的同志帶隊響應。”

張樹幟同志走,我即召集二標中下級軍官同志十一人開會。

我首先問他們說:“我們是遵令開拔,還是起義?”大家同聲說:“我們應該起義。”

我又問他們說:“一標不同情怎麼樣?騎營有沒有辦法?”他們說:“兵可以設法,騎

兵沒什關係,一標至少也能拉出一半人來!”我說:”好罷!那麼我們等等看,先把二標的

作研究研究!”討論至午夜,一標有電話來,知運用成功,當時就決定讓他們回去照計

劃於翌早晨開城門作,一標打門,二標打門。開會的同志剛出了我的門,

瑞墉之瑞祿就攔住大家,拉住排李執中的手問:“你們開會做什麼來?”機警一點的同

志說:“研究開拔的事。”但李執中認為事已敗,遂跳了井。他們返回來報告我,我很著

急,但仍命大家隨時與我保持聯絡,照原計劃行。實則當時官場中對革命的警覺不夠,

他們雖知我們開會,並未防我們起義。

(25 / 45)
孫中山研究

孫中山研究

作者:李敖
型別:系統流
完結:
時間:2017-07-30 02:13

大家正在讀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當前日期:
Copyright © 普葉中文網(2025) 版權所有
(繁體中文)

聯絡資訊:mail